传说在明朝的时候,有两兄弟分了家。弟弟比较穷,在霜降这一天,饥寒交迫。他在山上发现了许多柿子树,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。于是他摘了一些柿子充饥,才得以度过难关。后来他种了很多柿子树,还把柿子分给穷人。这个故事流传开后,就有了 “霜降吃柿子” 的习俗。人们认为在霜降吃柿子,不仅可以御寒保暖,还能补筋骨。
中医强调 “顺时养生”,霜降时节天气渐冷,人体的阳气也开始收敛。根据中医理论,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霜降的气候变化会对人体产生影响。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平补和润燥。因为秋末冬初,气候干燥,人体易出现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便秘等 “秋燥” 症状,同时又要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能量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天气渐冷,露水凝结成霜。随着气温下降,人体阳气逐渐内敛,气血运行趋于缓慢。
寒邪易侵:霜降时节,寒气渐重。寒邪侵袭人体,易伤阳气,导致人体出现畏寒、手足不温等症状。若寒邪直中脾胃,还会引起胃痛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;若侵犯关节,则可引发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等问题。
燥邪当令:秋季燥邪仍较明显,燥邪易伤肺津,使人体出现口干、咽干、鼻燥、干咳等症状。肺主皮毛,燥邪还可影响皮肤,导致皮肤干燥、瘙痒等问题。
防寒保暖:霜降时节,要注意添加衣物,尤其要注意头部、颈部、腹部和脚部的保暖。头部为诸阳之会,受寒易引起头痛、感冒等疾病;颈部受寒则可导致颈椎病发作;腹部受寒易引起腹痛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;脚部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相对较少,受寒后易引起血液循环不畅,导致关节疼痛、冻疮等问题。
润燥养肺: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润燥养肺作用的食物,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蜂蜜等。梨具有清热生津、润肺止咳的作用;百合可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;银耳能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;蜂蜜有润肺止咳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同时,要注意多喝水,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。
适度运动:霜降时节,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,增强体质。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,避免过度劳累。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等。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 9 点至 11 点或下午 3 点至 5 点,此时阳光较为充足,气温相对较高,适合进行户外运动。
调节情志:秋季气候渐冷,万物凋零,容易使人产生悲伤、抑郁等情绪。要注意调节情志,保持心情舒畅。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,欣赏自然风光,听音乐等,以缓解不良情绪。